科学家发明具有夜视能力的纳米晶体膜,贴到眼镜上有夜视仪功能

如今城市里面到处都有路灯,而大部分农村的街道上也安装了路灯,所以晚上才不觉得黑暗,如果晚上停电,那种黑夜中啥也看不清一筹莫展的感觉是很让人无奈的。人类不是夜行动物,所以夜视能力很差,因此才会用“伸手不见五指”来形容没有灯光和月亮的夜晚。

很多动物的夜视能力都比人类强很多,比如家猫、家犬、猫头鹰等,特别黑暗的夜晚,我们甚至能看到家猫的眼睛在发光,这也是为什么家猫能在十分黑暗的夜里也能捉到老鼠的原因,猫头鹰的夜视能力就更强了,据说它在黑夜中的视力相当于我们在黄昏光照条件下的视力。

如今人类的科技水平正越来越发达了,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让人类具备夜视能力呢?或许有的朋友说了,戴上远红外热成像夜视仪不就可以了吗?这种仪器的确可以让我们在黑夜中视力大大增强,但是人总不能到了晚上就在脸上戴一个热成像夜视仪吧?所以这方面的科技水平还需要提升。

但近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发布公报说,该校的科研人员和其他一些研发团队制造出一种由纳米晶体组成的薄膜,只需要将它安装在眼镜上,就可以在黑暗中看清物体,这样人类也会像猫和猫头鹰一样具有夜视能力了。

在夜晚的黑暗的环境下,我们之所以看不到物体,是因为它们并不发光,而且由于缺乏光源,它们也不会反射光,但是在它们拥有一定温度或者自身能发热的情况下也是可以发出低频的红外光的,那么如果能将这红外光转化为人眼能接收的可见光,我们也就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下看到物体了。

↑红外线接收仪中显示的大象的轮廓

根据这一原理,研究者们想到了利用一种纳米晶体薄膜将红外光转化成可见光的方法,这种纳米晶体膜正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砷化镓的晶体制造的,他们先将其制成纳米级厚度的薄膜,然后将目标的红外图像和强泵浦光在薄膜中合成,经过这些处理后,物体图像在薄膜中就从低能量的红外光图像转换为较高能量的可见光图像了,被人眼接收后就能看到,据说可以在完全黑暗的光照条件下看到50米以内的物体,夜视能力不下于猫和猫头鹰了,可谓相当强悍。

这一研究成果已经被整理成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高级光电》上,论文第一作者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罗西奥·卡马乔·莫拉莱斯博士,他还表示这种薄膜可以直接安在眼镜片上,在黑暗环境下充当红外光“过滤转换器”的功能,只要带上这种具有纳米晶体膜的眼睛,在漆黑的夜晚也可以如同猫头鹰那样看到周围的事物了。

只要戴上这种眼镜,黑夜便能亮如白日,您是不是也很期待呢?所以预估这种眼睛将是一种很有市场的科技新产物,其不但可以贴到眼镜片上,将来或可以做成隐形眼镜,只要戴上它,黑夜也就不黑了。

参考资料:

《中国网》6月27日文章《纳米晶体薄膜可让人轻松拥有夜视能力》